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“弘揚誠信文化,健全誠信建設長效機制”。誠信即誠實守信,既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,又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素,更是為法律所宣告和確認的一項基本原則。除了民法典第七條規定“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,應當遵循誠信原則,秉持誠實,恪守承諾”外,專利法、商標法、商業銀行法、證券法、廣告法等20余部調整市場經濟活動的法律在總則中明確要求“遵循誠實信用原則”,為誠信建設提供法治保障。弘揚誠信文化,營造誠信的市場環境,需要各類主體的共同參與。

據統計,三十年里,工程全線共取得4000多項發明專利,推動航天產業跨越發展,并輻射帶動原材料、微電子、機械制造、化工、冶金、紡織、通信等領域快速發展,極大促進我國科技水平整體提升。尤為寶貴的是,培養了一支作風過硬、專業扎實、善于攻關、堪當重任的高素質人才隊伍,推動我國航天科研試驗能力整體躍升,并為后續其他重大航天工程建設發展提供了有益借鑒……時至今日,這份紅利依然在發揮著巨大作用。

我們發現我們國家現在經濟體也好,在我們國際影響力現在相對都是比較大的,但是我們沒有讓世界每一個民族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們做了什么,我們到底這幾十年怎么過,為什么我們能發展那么好。我就建議利用我們改革開放40年里面,尤其是我們全面脫貧這個經驗,就可以利用那些我們具體做了什么去講好這個故事。更好地發揮澳門這個平臺,最起碼在葡語系國家,在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,我們都要講好我們這個故事。
